立秋将至风雨来袭
发布时间:2021-08-06 来源:四川日报">
8月5日的四川,东边南边仍然火热,西边北边已在下雨。部分地方的高温余威仍在,但当日下午,省气象台解除了高温蓝色预警,全程持续了8天的高温天气基本成为过去式。
8月7日,“立秋”。与这个节气同时到来的,还有四川盆地大部、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的阵雨或雷雨。据气象部门预测,新一轮降雨天气过程,最大累积雨量可达200毫米-260毫米,与历史同期相比为中等略偏强。各地气象台发布多个暴雨预警,省水利厅、省气象局联合发布山洪灾害蓝色预警,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发布了地灾黄色预警。
防汛防地灾压力陡增,四川准备好了吗?
防地灾
暴晴之后迎暴雨 地质灾害这样防
8月5日,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发布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涉及6市(州)的17个县(市、区),预警范围较前一日有所扩大。8月首轮强降雨来临,四川做了哪些准备?记者从面到点进行了探访。
总结梳理10条“锦囊妙计”
可复制可推广,指导基层防灾
8月5日下午,黄色预警发布后,省地灾指挥部决定对进入黄色预警范围的区域进行调度。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4日晚上到6日白天,四川以阵雨为主,主要降雨过程在7-9日,这是一次与历史同期相比为中等略偏强的暴雨天气过程。“连续多日晴天,突然连续降雨,诱发地灾的风险很大,我们要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责任,确保各项部署落地落实。”省地灾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在此轮强降雨来临前,四川已启动主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覆盖全省175个地质灾害易发县(市、区),提出对有人居住区域全覆盖排查、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进行复核、对已销号的隐患点进行再评估、对遥感识别出的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位进行现场核查,尽可能识别地灾风险隐患。
在排查的同时,四川省还对防灾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梳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被视为指导基层防灾“锦囊妙计”的10条措施。“隐患在哪里”是地灾防治的一道难题,10条措施中特别提出,构建地质灾害“专职监测员”“网格员”群测群防双控体系,鼓励群众主动查灾报灾,强化有人居住、活动区域风险隐患排查全覆盖,并把“雨中巡查、雨后核查”作为重点,竭尽所能及早发现。
预警之前已在部署防灾
晴天谋划雨天,打好有准备之仗
“雨从昨天就开始下了,预计还要持续两三天,防灾形势很严峻。”调度会上,雅安市地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气象预测,从5日夜间到6日白天,雨城、名山、天全、芦山、荥经、汉源、石棉雨量普遍为中到大雨,部分地方可达70毫米。
防灾工作没有等预警,早在头一天就进行了部署。雅安派了两个督导组到各县(区)检查,另外还和旅游管理部门组成联合督导组,排查景区地灾风险隐患。
8月5日18时许,芦山县接到雅安市发出的预警信息,立马启动了地灾应急响应。“前几天是晴天,我们抓紧时间把全县4个山区乡镇进行了一轮拉网式再排查。”芦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为了防患于未然,该县还专门进行了“定制化”演练,如断电、断路、断网情况下,如何快速转移群众等。
为了进一步验证准备措施是否落地,记者随机联系了负责该县宝盛乡中坝村斑鸠井崩塌隐患点的防灾人员。接到记者电话时,专职监测员杨安勋刚刚结束巡查。“我收到预警后第一时间就开展巡查了。”杨安勋说,该隐患点几个月前出现了变形加剧情况,“当地群众已经转移,但仍有个别群众白天回来种地照看牲畜,我的工作就是做好‘盯梢’,不让他们冒风险留宿。”
防汛情
地毯式隐患大排查
为应对新一轮强降雨,省水利厅于8月初在全省水利系统启动了新一轮防汛隐患大排查工作。“无论是过去确定的隐患点,还是可能发育生成的新隐患点,都要进行一次‘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全力清除死角和盲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省水利厅副厅长谭小平表示。
根据相关部署,全省水利系统正聚焦山洪灾害危险区、水库和超标洪水防御等三大重点展开隐患排查工作。
四川省共划定27825个山洪灾害危险区,此次排查通过明确受威胁对象,优化完善了防灾预案,细化实化防治措施,抓实抓细山洪灾害防御。对全省水利部门管理的7790座水库“三个责任人”“三个重点环节”落实情况进行重点排查,确保水库安全度汛。与此同时,对江河、城市超标洪水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演练、洪水预报预警、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防汛抢险物资队伍前置、避险转移措施等重点内容和重点环节进行梳理排查。
省水利厅防汛抗旱督察专员朱锡松介绍,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强降雨天气,省水利厅一日一会商、一日一调度,滚动会商雨水汛情趋势,强化监测预警,充分发挥“省市县乡村组点”七级群测群防体系作用。(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寇敏芳 邵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