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香港国际卫视四川频道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四川时讯 >

成都:313万户!市场主体背后的城市竞争能力

发布时间:2021-08-01 来源:成都商报电子版">

原标题:313万户!市场主体背后的城市竞争能力

2021年成都新经济共享大会召开

7月30日,敲钟声再次响起,四川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登陆科创板。

这是年内第6家登陆科创板的成都企业。至此,成都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已经达到10家,位列中西部第一。

这也是成都活力澎湃的市场主体之一。2021年上半年,成都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0.8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16.2万户,同比增长27.4%;新登记新经济企业增长43.9%。成都市场主体总量达313万户,居全国第2位;新增上市公司8家、居中西部第1位。

这些数据所彰显的,是一座超大城市不断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构筑未来战略竞争优势;是这座有序生长的公园城市,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不断释放的城市机遇。

还有更多期待。如今,成都已启动营商环境4.0版政策体系建设,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成都市新经济委则将把长板拉长,计划培育40个新经济新赛道。

 

打造资本市场的“成都板块” 多家企业接连登陆科创板

上市公司数量,向来是衡量城市实力的重要指标。

2月10日,纵横股份登陆科创板,成为2021年成都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也标志着国内“无人机第一股”诞生。成都企业的硬科技实力得到资本方认可。纵横股份董事长、总经理任斌对城市支持颇为感慨,“在成都创业到登陆科创板,获得了来自政府部门给予的场地、人才、项目等一系列政策支持。”

距离纵横股份上市不到一个月,国内投影设备龙头企业极米科技登陆科创板。极米科技董事长钟波曾谈及城市给企业带来的机遇:“成都生活相对稳定,政府对企业、人才的扶持政策优厚,研发者有更多空间做突破性产品,而不是像‘机会主义者’一样不停追逐热点。”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成都拥有老牌的光学研究基地,在光电显示领域积累深厚。钟波认为,成都的创业环境,“非常有利于研发创新产品。”

除了极米科技、纵横股份,还有圣诺生物、欧林生物……2021年上半年,成都新增上市公司8家、居中西部第1位。

数据之外,是成都扎实的支持政策和细致的服务水平。3月31日,科创板企业培育中心(西部)在成都揭牌。如今,成都城市中轴线——天府大道两侧,上交所西部基地、深交所西部基地、新三板西南基地、天府股交中心布局于此,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载体构成了成都企业上市的新赛场,让新赛道企业冲刺资本市场的路径更加明晰。

以“四板市场”为例,来自天府股交中心统计数据显示,累计挂牌企业5557家,其中,成都市2714家企业挂牌,在冲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阶梯上,成都企业后劲强大。

另一个维度,在支持企业冲刺资本市场的赛道上,成都坚持以市场化思维,政策力度一直在“加码”。4月9日,成都出台实施意见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瞄定了这座城市培育上市企业的雄心:大力支持优质企业上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积极打造资本市场“成都板块”,力争“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15家上市公司,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超过200家,使上市公司成为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

当好企业服务的“店小二” 新登记新经济企业增长43.9%

2021年上半年市场主体数据中,新经济企业是一支“生力军”:新登记新经济企业增长43.9%。

背后,是成都新经济土壤越来越肥沃。

1月26日,2021成都新经济共享大会举行,旨在向世界传播成都城市理念、共享成都发展机会。成都围绕十大城市机遇,谋划1000余个场景,释放1.9万亿元机会。

当天,参加会议的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频频点赞成都。他认为,有很多年轻人愿意居住在成都,成都也为年轻人提供了很好的商业氛围和场景氛围,在未来的超级城市大赛中,成都会越来越呈现出它非常独特的一面。

机会释放,创业脉搏与城市未来同频共振,一座“机会之城”的包容姿态对市场主体的“磁吸效应”在增强。

以国际视野、全球眼光和现代思维构筑新空间、营造新场景、发展新经济、布局新赛道、培育新优势,一批具有前沿创新技术的创业项目主动选择成都作为冲刺新赛道上的“创业合伙人”。

成都也以极强的“嗅觉”,通过招引好项目、大项目落地,前瞻布局新赛道提升新经济势能,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产业集群,当好企业服务的“店小二”。

“新面孔”市场主体正融入产业生态圈,与这座城市共融共生。3月10日,赛灵思(Xilinx)应用创新中心揭牌,选择中国,落户成都。这个具有新技术赛道特征的创新项目扎根成都,将推动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帮助成都重塑城市后发超越的竞争新优势。之所以选择成都,赛灵思相关区域负责人表示,成都这座城市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及工业门类,这与企业市场战略非常契合。

新经济动能澎湃。来自成都市新经济委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新经济梯度培育入库企业724家,其中,独角兽企业7家,行业领军企业13家,准独角兽企业100家,种子企业604家。

7月27日,一份视角聚焦新经济的权威榜单备受业内人士关注。《2021年四川省新经济示范企业名单》公布,30户企业入选,成都市20家新经济企业跻身榜单,占比最大。上市企业、非上市企业同时上榜,呈“你追我赶”态势。

一个更庞大的“基数”是,截至目前,全市新经济企业总量突破48万家,新职业从业者数量超63万人,新经济总量指数和活力指数位列全国第二和第三。

成都新经济的雄心还不止于此。发力新经济,冲刺新赛道,成都将加快打造创新应用实验室、未来场景实验室、推进高品质科创空间建设,抓好产业梯度培育,以揭榜挂帅的方式鼓励各区(市)县在新兴领域规划布局新经济新业态,引入全球合伙人开拓新经济新形态。

形成营商环境的“磁极效应”

78条营商举措让企业找到“梧桐枝”

313万户市场主体选择成都,背后还有这座超大城市稳定公平的营商环境建设。

“目前一些纯市场化的融资渠道给企业贷款设置了很多门槛,通过‘高新通’平台,从申请到放贷不到5天,就成功获得融资,及时解决了公司遇到的现金流问题。”在谈到2021年的一笔融资款项时,皓丽商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蒋阔清,对成都高新区打造的企业服务平台——“高新通”频频点赞。

高新区营商环境建设是观察成都的一个侧面。成都高新区经济运行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路径有很多,工作指标也有很多项,通过开发“高新通”平台,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不断破解区域营商环境短板,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提升投资形象。

事实上,成都每个区(市)县都有相应的创新案例。2021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成都召开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动员大会,十大工程之中,成都启动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工程和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

成都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意图已经明确:“有无熟人一个样、大小企业一个样、国有民营一个样、内资外资一个样、投前投后一个样”、“办事不求人、办成事不找人”。

这些口号,正在化为政府各类服务人员的工作规范,润物无声地渗透进他们的职业意识之中。

重塑办事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人才环境,成都在培育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目标道路上没有停歇。

成都已启动营商环境4.0版政策体系建设。《成都市营商环境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已对外发布,78条具体举措将营商环境细化为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四个方面,让新经济发展的源泉充分涌流、活力充分释放。

凤凰起丹穴,独向梧桐枝。2021年上半年,成都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0.8万户,市场主体数量在攀升。正如长城战略咨询中级合伙人周涛分析,“市场化、国际化、便利化、数字化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形成‘磁极效应’,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集聚,有效促进企业成长和经济增长。”

这也是313万户市场主体“用脚投票”成都的缘由。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实习记者 宋嘉问)